-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診斷肌肉萎縮,需綜合考慮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6-05-13 14:41
1.病史:關注發病年齡、部位、快慢、病程長短,是急性還是慢性,進展速度,有無感覺障礙、尿便障礙,以及萎縮的范圍是局限還是全身。
2.體格檢查:對比兩側肌肉體積和外觀,觀察有無肌束顫動,評估肌肉力量和肌張力。
3.影像學檢查:如磁共振成像(MRI)、CT 等,有助于了解肌肉形態和結構變化。
4.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生化指標、自身免疫相關指標等,排查潛在的全身性疾病。
5.神經電生理檢查:如肌電圖,可判斷神經肌肉功能是否異常。
綜合運用以上多種診斷方法,能夠較為準確地診斷肌肉萎縮,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