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張力異常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病癥,表現為骨骼肌協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協調收縮,導致不自主運動和異常姿勢,包括扭轉、過伸或過曲等。其成因多樣,如遺傳、神經損傷、藥物影響、代謝障礙、免疫因素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01-08 09:22
1.遺傳:部分肌張力異常存在遺傳因素,如某些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性肌張力障礙。
2.神經損傷:腦部、脊髓等神經系統的損傷,可能影響神經對肌肉的控制,引發肌張力異常。
3.藥物影響: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導致肌張力改變,如抗精神病藥物。
4.代謝障礙:如電解質紊亂、低血糖等代謝問題,可能影響肌肉功能。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攻擊神經系統,造成肌張力異常。
6.其他:腦部感染、中毒等也可能是誘因。
總之,肌張力異常的病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診斷時通常需要結合臨床表現、神經系統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苯海索、巴氯芬、氯硝西泮等)、肉毒素注射、康復治療等。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以便明確診斷和進行有效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