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中風后遺癥的引發因素主要包括血管病變、神經損傷、炎癥反應、康復不足以及基礎病影響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9-12-13 09:48
1.血管病變:腦中風時,腦血管可能破裂出血或被血栓堵塞,導致血液無法正常供應腦組織,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損傷,進而留下后遺癥。
2.神經損傷:中風會對神經細胞造成嚴重損害,這些受損的神經細胞功能難以完全恢復,從而導致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等后遺癥。
3.炎癥反應:中風發生后,腦部會出現炎癥,釋放炎癥因子,進一步加重腦組織的損傷,增加后遺癥的發生風險。
4.康復不足:在病情穩定后,如果沒有及時、科學地進行康復訓練,如肢體功能鍛煉、語言訓練等,會影響神經功能的恢復,使后遺癥更加明顯。
5.基礎病影響:若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且控制不佳,會使血管壁受損,增加腦中風的發生幾率和后遺癥的嚴重程度。
6.年齡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管彈性下降,身體機能減退,中風后恢復能力減弱,更容易出現后遺癥。
了解腦中風后遺癥的引發因素,對于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患者應積極控制基礎病,發病后及時治療并堅持康復訓練,以降低后遺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