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肩關節脫臼復位后是否有后遺癥,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復位情況、固定時間、康復鍛煉、個體差異以及是否存在基礎疾病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2018-03-19 02:06
1. 復位情況:如果復位操作精準、及時,關節面恢復良好,后遺癥發生的概率較低。反之,若復位不恰當,可能影響關節功能。
2. 固定時間:一般復位后需固定二周左右。固定時間過短,關節穩定性不足;過長則可能導致關節僵硬。
3. 康復鍛煉:積極且科學的康復鍛煉有助于恢復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減少后遺癥。鍛煉不規范或不充分,可能遺留活動受限等問題。
4. 個體差異:年齡、身體素質、營養狀況等個體因素也會影響。年輕人恢復能力較強,老年人相對較慢。
5. 基礎疾病:如本身患有骨質疏松、關節炎癥等疾病,會增加出現后遺癥的風險。
總之,肩關節脫臼復位后,大多數患者通過規范的治療和康復能夠恢復良好,但仍需密切關注恢復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肩關節脫位? 肩部關節脫位包括肩關節、肩鎖關節及胸鎖關節脫位,不包括肩胛與胸壁假關節。占全身關節脫位的40%以上,且多發生在青壯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肩關節脫位分前脫位和后脫位,前者較多見。因脫位與肱骨頭所在的位置不同,又分肩胛盂下脫位、喙突下脫位及鎖骨下脫位。肩關節后脫位很少見。小節只就肩關節前脫化進行論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