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榮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三級甲等
肝臟外科
-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致癌,與膽囊黏膜反復損傷修復、細菌感染、膽汁成分改變、膽囊結石刺激、膽囊排空障礙等因素有關。 1. 膽囊黏膜反復損傷修復:慢性炎癥持續刺激膽囊黏膜,使其不斷損傷和修復,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可能發生突變,增加癌變風險。 2. 細菌感染:膽囊內細菌感染產生的有害物質,可對膽囊組織造成損害,長期作用可能引發細胞癌變。 3. 膽汁成分改變:膽汁中的膽酸鹽等成分可能發生變化,這些異常成分會刺激膽囊黏膜,促使癌變發生。 4. 膽囊結石刺激:結石長期摩擦膽囊壁,導致膽囊黏膜受損,容易引發慢性炎癥,進而增加癌變幾率。 5. 膽囊排空障礙:膽囊排空不暢,膽汁淤積,會進一步加重膽囊炎癥,使膽囊組織處于不良環境中,易發生癌變。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存在致癌風險,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對于慢性膽囊炎患者,應積極治療,定期復查,以降低癌變的可能性。
2025-05-09 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