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勇 副主任醫師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腎臟內科二區
-
腎穿刺后需警惕血尿、腎周血腫、感染等并發癥。防治方法包括臥床休息、應用止血藥物、抗感染藥物等。 1. 血尿:多數為鏡下血尿,一般無需特殊處理,患者需臥床休息,多飲水。若出現肉眼血尿,可使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維生素K1等止血藥物。 2. 腎周血腫:小的腎周血腫可自行吸收,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較大血腫伴疼痛時,可使用止痛藥物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必要時輸血治療。 3. 感染: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可降低感染風險。若發生感染,可選用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療。 4. 動靜脈瘺:多數可自行閉合,若出現嚴重血尿、頑固性高血壓等,需進行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 5. 損傷其他臟器:穿刺過程中可能損傷其他臟器,一旦發生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處理。 腎穿刺后出現并發癥需及時發現并處理,患者應密切觀察自身癥狀,出現異常及時就醫。防治過程中需嚴格遵醫囑用藥。
2025-05-14 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