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躍華 主任醫師
廣東祈福醫院
三級甲等
神志病科
-
基因編輯對抑郁癥治療的作用受基因研究、技術安全性、個體差異、倫理規范、其他治療手段等因素影響。 1. 基因研究:抑郁癥病因復雜,雖部分基因與之相關,但具體致病基因及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基因編輯缺乏精準靶點。 2. 技術安全性: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 - Cas9存在脫靶效應,可能破壞正常基因,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3. 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基因背景和抑郁癥表現有差異,單一基因編輯方案難適用于所有患者。 4. 倫理規范:基因編輯涉及倫理道德問題,對人類生殖細胞進行編輯可能改變人類基因庫,引發嚴重倫理后果。 5. 其他治療手段:目前已有藥物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羅西汀等,以及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癥狀。 基因編輯在抑郁癥治療中有潛在價值,但受多種因素限制,不能簡單認為可攻克抑郁癥。治療抑郁癥仍需綜合運用現有手段,同時謹慎探索基因編輯的應用。
2025-05-14 0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