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混合痔便后脫出且有時疼痛,可能與不良排便習慣、飲食不當、久坐久站、肛門局部感染、痔核增大等有關。 1. 不良排便習慣:排便時間過長、用力過度等,易加重痔核脫出和疼痛。應養成定時排便、縮短排便時間的習慣。 2. 飲食不當:長期食用辛辣、油膩食物,會刺激腸道和痔核。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飲食清淡。 3. 久坐久站:會影響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導致痔核脫出。需定時活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4. 肛門局部感染:不注意肛門清潔,引發感染,加重癥狀。要保持肛門清潔,便后用溫水清洗。 5. 痔核增大:病情發展,痔核逐漸增大,更易脫出且疼痛。 總之,混合痔患者出現便后脫出且有時疼痛的癥狀,應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20 22: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痔瘡大多是由肛門部受刺激、便秘、腹瀉和飲食不當導致的藥物上個人推薦服用三七化痔丸或地榆槐角丸,外用馬應龍軟膏,看看效果。飲食上注意須多喝水及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少吃肉類和動物內臟等食物。
2016-02-18 14: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大便出血顏色分析一、鮮血便 多為即時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觀類似外傷出血,顏色鮮紅或紫紅、暗紅,時間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塊。 鮮血便常于以下疾病: 1、痔瘡:為肛腸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各期內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為糞便附有鮮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無大便出血。 2、直腸息肉:為肛腸門診較常見疾病,直腸低位息肉的典型癥狀為無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時出血,排便結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與糞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數量多,也可也糞便相混。 3、直腸脫垂:肛腸科門診一般可見,典型癥狀有早期紅色腫物脫出肛門外,久病后可有排便時出血。 4、肛裂:表現為排便時肛門疼痛,便后持續一段時間。同時伴有便血,出血方式為糞便表面一側附有血跡,不與糞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要想確定以上疾病是否為便血的原因,可通過電子肛腸鏡進行檢查確診。目前,有些醫院采用進口高清肛腸鏡(如北京解放軍309醫院第一分院肛腸外科中心),可將病灶部位放大數十倍,可有效發現便血的原因。
2016-02-18 10: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很高興為您解答不知您的混合痔有沒有到醫院檢查確診過,如已確診,建意您可選擇手術一次性根除的方式治療。目前肛腸疾病有兩種手術方法可以選擇,一種是傳統的切割式,一種是微創無痛的手術方式。微創手術的治療原理,利用高頻電容場,使組織內帶電離子和偶極離子在兩極間高速震蕩產生內源性的熱,使痔瘡組織液干結、組織壞死、繼而自然脫落微創手術治療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它是非手術治療,他是利用高頻電容式電場產熱原理在病灶局部快速準確的完成痔核的治療,具有無痛、不出血、恢復快、隨治隨走的優點。這個治療方法應用非常廣泛,治療效果也很好。一般術后休息一個星期就可以正常上班,但具體還是要看個人的身體素質和病情來判斷,建意您可到專業的肛腸醫院去治療下,祝您早日康復!
2016-02-18 09: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江豐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血管外科
-
病情分析:合痔的治療要看疾病的輕重程度,即混合痔的分期。混合痔的主要表現是疼痛、出血、肛門脫出腫物。一般均有不同程度不同誘因引起的疼痛和出血。大便時肛門脫出腫物,便后自行還納入肛為一期。脫出腫物無法自行還納,需手托入肛為二期。站立時或平時即脫出肛門,無法還納的為三期。一期、二期如無嚴重的疼痛、出血,可選擇保守治療,平時注意多喝水,減少蹲廁所時間,避免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纖維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物,盡量禁酒,每日便后以高錳酸鉀粉末兌溫水坐浴(水呈粉紅色避免灼傷皮膚)。急性期時,即疼痛、出血癥狀加重時,可以痔瘡栓劑納肛,每日坐浴2次以緩解肛門局部炎癥水腫達到消除癥狀的目的。具體用藥為了避嫌廣告我就不說了,其實市面上的痔瘡栓劑效果都差不多,您可以選擇口碑好的試用,一般急性期用藥2-3天就能好轉。不好就換一個。口服藥沒必要吃。沒有藥物可以治愈痔病。三期混合痔是手術適應癥,因其可引起其他的肛門疾病并嚴重影響生活。
2016-02-18 05: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