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氣滯血瘀是中醫常見的證候,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的疼痛、脹滿、瘀斑等。桑葚干具有一定的營養和保健作用,但對于氣滯血瘀的調理效果有限。氣滯血瘀的調理需綜合多種方法,包括飲食、運動、中藥調理等。 1. 病因:情志不暢、外感寒邪、外傷、久病等都可能導致氣滯血瘀。 2. 癥狀:常見的有胸脅脹滿疼痛、痛經、經行不暢、面色晦暗、舌紫暗等。 3. 飲食調理:可多食用山楂、桃仁、紅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 4. 運動調理:適當進行如太極拳、瑜伽等舒緩的運動,促進氣血運行。 5. 中藥調理:常用的中藥有丹參、赤芍、川芎等,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6. 生活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寒冷刺激,規律作息。 氣滯血瘀的調理是一個綜合的過程,桑葚干泡水喝可作為輔助,但不能單純依靠。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調理方法。
2024-11-27 19: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桑葚性寒,體寒的人要少吃,女性月經期間也應少吃;沒有完全成熟的桑葚,對腸胃刺激較大,吃多了容易引起腹瀉、過敏等。如果是桑葚干泡水暫時沒有發現有不良反應的情況,應該注意不要過量且長期飲用即可。網上咨詢并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發展,建議患者及時到當地正規的公立醫院進行掛號就診,謝謝咨詢。
2024-11-28 0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