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方英 副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血小板減少可能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結果,通常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情況。原發性減少多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而繼發性減少往往與感染、骨髓疾病等因素相關。關于血小板減少與血癌(白血病)的關聯,兩者并不直接相關,但某些情況下可能互為線索。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20-03-04 22:04
1.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例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身體產生異常抗體攻擊自身血小板。
2.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常見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HIV、巨細胞病毒)、藥物反應(如阿司匹林、奎寧等)、骨髓疾病(如骨髓纖維化、多發性骨髓瘤)。
3. 骨髓功能障礙:骨髓無法正常產生血小板,如骨髓抑制或骨髓炎。
4. 脾功能亢進:脾臟過度清除血小板,常見于肝硬化等疾病。
5. 其他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化療、放療等。
雖然血小板減少不直接導致白血病,但某些類型的白血病或其他血液腫瘤可能伴隨血小板減少。重要的是,持續的血小板低下增加出血風險,需要及時就醫評估和治療。出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務必在醫生指導下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