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方英 副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可能由血小板生成減少、血小板破壞增加、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脾功能亢進、化療藥物影響等。 1. 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干細胞受損,導致血小板生成減少,大血小板比率偏低。 2.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血小板,使其破壞增多,大血小板比率隨之降低。 3. 白血病:白血病細胞浸潤骨髓,抑制正常造血,影響血小板生成,造成大血小板比率偏低。 4. 脾功能亢進:脾臟過度破壞血小板,使外周血中血小板數量減少,大血小板比率降低。 5. 化療藥物影響:化療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抑制骨髓造血,導致血小板生成減少,大血小板比率下降。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的,若發現該指標異常,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可使用氨肽素片、利可君片、咖啡酸片等藥物提升血小板,但需遵醫囑。
2025-05-14 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