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乳糖不耐受癥是由于體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導致攝入乳糖后出現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痛、腹瀉等。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整、補充乳糖酶、使用益生菌、避免空腹飲奶、藥物治療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7-08-01 15:32
1.飲食調整:減少或避免含乳糖食物的攝入,如牛奶、奶酪等,可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的奶制品。
2.補充乳糖酶:在飲奶前服用乳糖酶制劑,幫助消化乳糖。
3.使用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有助于改善腸道菌群,增強腸道對乳糖的耐受性。
4.避免空腹飲奶:可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減緩乳糖的消化吸收速度。
5.藥物治療:若癥狀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瀉藥,如蒙脫石散;調節腸道菌群的藥物,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緩解腸痙攣的藥物,如顛茄片。
乳糖不耐受癥雖然會給生活帶來一定不便,但通過合理的治療和飲食調整,多數患者的癥狀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應注意觀察自身癥狀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