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媚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癔癥具有發作性、夸張性和易暗示性的特點,其癥狀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甚至給人矯柔造作的印象,可以在暗示或自我暗示下發病,也可在暗示下好轉。如已明確為癔癥發作,在場人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指責患者裝病。正確做法是,平息緊張氣氛,即不否定又不夸大渲染患者的癥狀,使患者情緒平靜下來,使其相信給予一定刺激后即可好轉,隨機可刺激或針刺患者合谷、人中、內關等穴位,待其平靜后即可緩解。對于出現“老牛大憋氣”者,切忌捂住口鼻、屈曲四肢,以免窒息。癔癥性興奮或軀體功能障礙者應及時找精神科醫生處理。
2016-04-10 15: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癔癥發作的時候,對待患者態度要和藹,盡可能想辦法解決他的實際問題,可以對患者進行暗示治療,不要態度生硬,因為這屬于精神力的治療,醫生必須有很強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學的知識。
2016-04-10 18:3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癔癥? 癔癥又稱歇斯底里,常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個體而引起。癔癥是指一種有癌癥性人格基礎和起病常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的(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精神障礙。本癥除癔癥性精神病或癔癥性意識障礙有自知力障礙外;其他類型自知力基本完整,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病程多反復遷延。女性較多,女性多發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結婚時間短,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婆媳關系不好的年輕媳婦更易發生。 查看全文»